開卷有益
十年風水輪流轉-台資企業見風轉舵
2011-11-15
首席顧問 / 李俊坤
※中國大陸經營環境丕變,內外夾擊
※中國大陸經營環境丕變,內外夾擊
過去20年來,只要到大陸設廠的企業,大部份都沾到了所謂「人口紅利」、「經濟優惠」…的利益,相當大部份的企業也藉機擴大規模,「中國概念股」是市場竉兒;反之留在台灣的大企業只能怨政府的「戒急用忍」政策,看著別人吃香喝辣。
但從2008年之後,大陸的經營環境遽變,除了勞動人力供給量及價格變化之外,勞工的素質及工作態度也有根本的改變。而在珠三角、長三角的工廠更面臨當地政府經濟政策、土地、環保政策的壓力,仿佛是「回到從前」的台灣,加上世界經濟的不景氣,面臨嚴峻的考驗。




※以「台灣為根」存活下來的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有些勞力密集的產業,已紛紛轉移生產基地,但有些企業主發現自己年紀已大,加上第二代沒有意願接班,或無能力接班,不想再繼續遷移打拼,一時之間反而有進退失據的失落感。
反過來觀察被迫留在台灣的大企業及無意願、能力到中小企業,為了面對大陸同行的競爭,只能積極轉型與升級,從產品策略、行銷、設計、製程自動化持續改善,反而練就了一身本事存活下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以「台灣為根」的企業競爭力相對強多了,即使未來面對越南、緬甸、柬埔寨等低工資國家的競爭,也可有效因應,帶領台灣的企業走向另一個層次。
※大陸台資企業面臨策略性的抉擇
在大陸的勞動密集台灣企業有哪些路可走呢?
(1)順勢收起來
(2)再轉戰到低工資、人口多的國家
(3)自動化升級
(4)轉型做其它行業
其中的第(3)項要審慎評估大陸從業人員的素質,「自動化」往往需要「標準化」,以大陸人員對「標準化」認知與實踐水平,若沒有跟上來,則不但效益有限,加上設備管理不到位,損失可能更大。
如果確定無法或不想走第(2)、(4)項的路,則第(1)項可能是較佳的選擇,能捨才有得,尤其很多土地廠房順勢處理掉,還可拿回一筆資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台灣或在大陸台資企業轉型再出發
從這幾10年的經驗及歷練,我們可以學到或觀察到什麼呢?
(1)經濟發展歷史不斷重演:
大陸在重演日本、台灣、南韓的經濟發展過程,大陸有高度經濟發展,但也有高房價、高物價伴隨,當然也會有泡沫化危機;將所謂「中國特色的經濟」予以放大,放長看,說穿了,也沒啥大不同。台灣過去遇到的問題,大陸也都會遇到,連債留大陸,錢進海外都一模一樣。
(2)企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留在台灣沒有外移,而能存活下來的企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包括台積電、腳踏車的A-Team、台中手工具業…等,都練就一身功夫,且獲利率不輸給移到大陸為主的電子業。相反的當初利用大陸沃土的外移企業,競爭實力提升卻有限,目前遇到巨大的逆風來襲,反而舉足維艱。跨不出中國可能會無法經營,要跨出中國轉戰他方,又可能無力氣再戰一場,回頭一看,猶如南柯一夢,夢醒時垂垂老矣。
(3)創新真得很重要,台灣有轉機:
當大陸台資企業老兵無力再移到有廣大勞動力、低工資的新戰場繼續拼博時,只能巴望新人輩出,以創新帶動台灣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台灣企業就顯得有機會了,但要先捨得放棄勞力密集的代工,從中國大陸走入國際,這一點新世代的台灣人有活力多了,只要看HTC、ACER、ASUS的研發、設計、行銷,及最近幾年來台灣電影的突破,我們年輕的一輩還是很有潛力的,而且更具國際視野,值得期待,只要持續不斷創新經營,低附加價值的代工將會逐漸凋零,再創另一生氣蓬勃的發展年代。
TEL:+886-4-2258-3082 FAX:+886-4-2258-6136 E-mail:3win@threewin.com
Add:407 台中市西屯區朝富路213號14樓之6【CBD時代廣場】
2010 ©友益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JDDT
Add:407 台中市西屯區朝富路213號14樓之6【CBD時代廣場】
2010 ©友益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JD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