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組織績效與績效考核」系列報導之一 顧問師 / 陳麗郁 |
|
|
〝最近客戶品質抱怨頻傳?〞〝這麼明顯的外觀缺失為何發生?〞〝過去不可能發生問題為甚麼最近發生了?〞〝公司發生嚴重的業績下滑,為甚麼管理者都沒有任何的因應對策呢?〞….執行長焦慮煩躁的將人資單位主管叫進辦公室,要求盡快擬定改善績效考核方式,迅速解決這問題。但人資主管卻感到困惑,且質疑績效考核方式修改了,難道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何執行長要從績效考核制度下手呢?相信這是許多經營主管或人資主管常碰到的問題,也是我們在企業輔導中最常見的問題。因此希望藉由這麼多年以來在企業輔導的經驗跟各位做一系列的探討分享。我們都知道在企業組織活動中的一切終極目標就是創造利潤,提升組織績效。而組織績效就是代表一個組織的營運管理成效與否,是所有經營管理者所在乎及關注。但我們都知道管理須透過數據化才能有效分析與追蹤改善,因此該如何衡量這些組織績效就變成企業管理與輔導過程中很重要的改善議題。一方面是關係到組織是否可以永續經營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牽涉到組織策略性決策的制定與策略執行的效能等議題。
因此有效的組織績效衡量就有助於評估組織的調適與運作的品質,因此當企業執行長發現經營管理出了問題,但在組織內各部門所掌控的管理績效指標項目卻無法在每月檢討中事先發現問題,並針對績效落差部分提出改善因應對策。其實這也代表組織內的日常管理機制出了問題!
|
 |
|
1.組織目標與下轄單位及人員之KPI關聯性小,或未有效展開至下轄單位及人員。
即組織目標≠單位目標≠員工目標,導致成員或單位目標有達成,組織目標卻未達成。
2.組織績效成果並未連結下轄單位績效成果及人員績效成果。
|
|
|
故對企業經營管理而言,如何有效的盤點各項經營績效指標項目是很重要。如之前問題所提之衡量項目”產品品質”、”顧客服務”、”員工士氣”等屬於非財務性績效指標均可以被制定、管理與監督。對於任何一個組織而言,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展現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對營運成果要有清楚的因果關係。組織如果有適當的衡量方法,就能運用手上豐富資源來產收可靠的資訊,並完整地說明哪些人力因素是某些特定組織驅動因子,進而產生變革,並且建構預測模型,以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計畫。
管理組織的績效就是績效管理,而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就是用來衡量企業的競爭策略是否達成,以績效管理的方法,進而促進企業全方位願景的實現。績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員工的職能發揮在企業的經營目標上,因此是提升經營績效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而當企業執行長發現如第一段所提及經營管理問題,其實就是反應出企業的績效管理是否出了問題。這時我們會透過以下問題來反思:
|
1. 組織依什麼特定目標、進行績效評估?
2. 組織績效評估專注在員工哪一方面的特征?
3. 我們依據哪一種標準來進行員工績效評估?
4. 組織選擇依何種標準、體系來評估員工績效?
5. 績效評估與標準,是否足以刺激員工更進步?
6. 我們是否必須進一步改善組織績效的評估標準?
|
 |
|
績效是指員工表現出來的行為﹝投入度、品質意識、行為態度、學習成長等﹞與成果﹝生產力、貢獻度﹞,而這些行為與成果必須有助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因此績效管理,有些學者亦稱為目標管理。目標管理的精神在於強調員工工作任務目標的達成程度,清楚反應員工對於工作說明書的各項工作的貫徹執行程度,特別強調其結果導向的特色。因此在企業導入績效管理時,並非僅是針對績效評核制度設計,更應看重前端評估目標的訂定如:評估指標的設計、評估標準、評估方法、回饋與量表完善等。
然而,若是在進行績效評核時,若只看重其工作目標的表現,而忽略平日行為面的言行,亦會對企業組織的整體績效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對於掌握人力資源制度建立的人資單位而言,建立一個符合企業文化的績效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的人事政策都是必須依靠績效評估結果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績效考核是一個雙向溝通工具,其最終目的就是將員工個人生涯規劃與企業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使員工與企業能共生共容,達到雙贏的結果。因此,當執行長要求人資單位主管開始強化績效考核制度時,其實就是要求員工的產出可以跟企業經營績效成果可以一致,當組織的經營績效不佳,應該是要反應至員工的績效考核上,並能提出改善因應對策。(未完待續…….)
|
|
友益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網址:www.threewin.com
|
E-mail:3win@threewin.com
|
|
台灣總公司:台中市文心路四段212號8樓之1 |
電話:(+886)4-22913082 |
傳真:(+886)4-22980589 |
|
東莞公司:東莞市東莞大道11號台商大廈829號 |
電話:(+86)769-22856865 |
傳真:(+86)769-23091651 |
|
上海公司:上海市大田路129弄嘉發大廈1號15A室 |
電話:(+86)21-62711264 |
傳真:(+86)21-62711322 |
|
本電子報為友益企管版權所有.未經書面確認授權 嚴禁轉貼節錄
|